《从赶山开始,建设和睦家庭》
《从赶山开始,建设和睦家庭》小说免费阅读
拖拉机上挤满了赶集的农民,有人带着鸡鸭,有人扛着农具,还有人抱着竹篮。大家互相挤压着,却也**以为常。一路上,机器的轰鸣声和乘客的闲聊声交织在一起。
终于到了林区的通勤小站,这是一个专门运送木材和工人的小火车站。站台上堆满了成捆的原木,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气味。
孙明远运气不错,刚好赶上一班去青松县的通勤车。车厢里挤满了砍伐队的工人,他们脸上都带着疲惫,身上散发着汗水和松木混合的气味。
找了个角落坐下,孙明远打开油纸包,咬了一口冷馒头。窗外是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,偶尔能看到几处伐木场。这样的景色,再过些年怕是就难得一见了。
一个小时后到了青松县,孙明远直奔火车站。拿着介绍信买了去松江市的车票,是下午一点的硬座。
在火车站附近转悠时,他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打量过往旅客。孙明远心里一紧,把钱分散放在几个口袋里。这是多年闯荡得来的经验。
找了家小饭馆填饱肚子,孙明远点了一碗阳春面。隔壁桌坐着几个外地口音的人,正在低声商量着什么,时不时朝他这边瞟几眼。
检票时人山人海,孙明远跟着人流挤进站台。没多久,就听见隔壁车厢传来吵闹声。
“谁偷了老子的钱?给我站出来!”一个中年男人怒吼着,脸涨得通红。
原来是有小偷割开他的口袋,偷走了二十块钱。列车员赶来处理,场面一度混乱。孙明远暗自庆幸自己够谨慎。
这时,一个扎着麻花辫的漂亮姑娘走到孙明远面前。她穿着时髦的花布衣裳,脸上画着淡妆。
“同志,能让我坐一会儿吗?”姑娘眨着大眼睛,楚楚可怜地问道。
孙明远面带微笑,却毫不犹豫地拒绝:“不好意思,这里坐不下。”
姑娘脸色一变,但看到孙明远破旧的尼龙袋,又若无其事地走开了。不一会儿,她就和几个穿着体面的“哥哥”搭上了话。
孙明远暗自冷笑,这种把戏他见得多了。先是美女搭讪,然后来几个“哥哥”,最后非得把你的钱骗光不可。
列车缓缓启动,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规律的声响。孙明远靠在窗边,看着飞速后退的风景。车厢里人声嘈杂,有人在打牌,有人在聊天,还有人在吃零食。
傍晚时分,火车终于到了松江市。一下车,孙明远就被城市的喧嚣所包围。街上正是下班高峰,人流如潮。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,公交车、马车、驴车混杂其间。
路边的小摊贩吆喝声不断,煎饼果子的香味飘在空中。孙明远拦了辆人力三轮,直奔松江市药材公司。
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,孙明远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。
寒风呼啸,松江市药材公司的大门矗立在暮色中。孙明远站在门前,目光在墙上的收购价格表上来回扫视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口袋里的介绍信。
白术、鸡内金、全蝎、熊油、麦冬、山参...一个个数字在他眼前跳动。特别是熊皮的收购价格,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,看得他眼睛发亮。
“这价格,比青杨县高出不少。”孙明远喃喃自语,眉头微皱,“按这个标准,我这张熊皮应该能评个乙级,两百多块总归是有的。”
寒风吹得他缩了缩脖子,想起上个月在青杨县卖鹿茸的经历,不由得暗自摇头。那时为了赶时间,顺手给采购大叔送了两包香烟,现在想来确实亏了不少。
天色已晚,药材公司的工人陆续下班,三三两两从身边经过。孙明远转身看向对面的招待所,这家中药企业的资产,红砖墙在暮色中透着一股沧桑感。
推开招待所的玻璃门,一股暖气扑面而来。
“站住。”柜台后的女招待员头也不抬,“介绍信。”
孙明远掏出介绍信,小心翼翼地递过去:“同志,麻烦看看。”
招待员接过介绍信,皱着眉头仔细检查,目光在孙明远脸上和介绍信上来回扫视。良久,她从墙上取下一把钥匙:“二楼201,一晚两块。”
拿着钥匙上楼,走廊里的灯光昏暗。推开201的房门,屋内陈设简单,一张床,几件家具,没有独立卫生间。不过暖气倒是很足,这个季节住着舒服。
孙明远将背包放在床边,从里面掏出一个油纸包,小心翼翼地打开,检查里面的货物。熊皮虽然有些枪伤,但保存完好;三只熊掌油光发亮;草胆更是上等货色。
“应该能卖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