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
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小说免费阅读
一路行到太常寺对面,柳金枝将项志轩给的银子称出来五钱兑了铜子,便让柳霄将旗招子扬手一抖,高高挂起来。
此时已是卯时左右,街面已有行人来去,对这街面上多出来的一家新食摊亦是有些好奇。
趁此机会,柳金枝直接站上台阶,提高声量道:“诸位!走过路过莫要错过!咱们今日柳氏食摊正式开业,有铜钱开路,封利是红包!”
柳霄为了给柳金枝助声威,找隔壁米粮铺子借了个铜锣,大力敲击:“来来来,瞧一瞧!看一看!有利是红包!”
月牙也跟着出力,来一个人她就给人家鞠一躬,小身板摇摇晃晃,憋红了脸,道:“欢迎欢迎!”
若说有个食摊开业,众人倒没什么稀奇可看,但一听有利是铜子拿,立即就有人凑了过来瞧热闹,结果发现这新食摊还是拖家带口来开业的,做主的似乎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娘子,不由觉得新奇。
但不拘是抱着什么想法,人总算是聚拢了一些。
柳金枝清清嗓子,提高音量道:
“奴就是柳氏食摊的摊主,诸位大可唤奴一声柳娘子。”
“今日在贵宝地开业经营食摊,早上兜售朝食,夜市也卖热菜。”
“只要是您叫得上名字的,奴都能设法为您一一做来!寻常人家的饭食,咱家更是准备齐全!”
月牙立马接上话茬,小脸绷得紧紧的,一本正经道:“我们食摊上,冬日里有馉饳、包子、兜子、角子各类面点,还有……”
不愧是过目不忘,月牙一口气流利背出至少三十余种饭食,叫周围人面露惊奇之色,直夸赞:
“好乖觉的娃娃!”
“倒是没见过这般形式,当真新奇。”
同时,因着昨日蔡老襄助,现下也有人开始想起:
“这个柳娘子虽然从未听过,但我昨日见到蔡老门前贴有一张红纸,特意介绍了柳氏食摊。”
“蔡老在御街开店几十年,由他介绍的人必然不会有错。”
……
蔡老算是一个活招牌,柳金枝自然不吝惜于蹭蹭蔡老的热度。
于是她再度提高声音,笑道:“奴入食饭行,所拜行老就是蔡老。蔡老言传身教,所以奴摊上所有饮食必然价钱公道,用料实在!”
随后一抖茄袋,露出百十来个铜子。
“今日开业后,还要仰承各位父老乡亲们支持,今日将这利是喜钱洒与诸位,大伙儿一同沾沾喜气!”
便伸手一抓,抛着弧线洒出去,刹那间引起十几双手高举空中争抢。
与此同时,耳边传来几声鞭炮锣鼓齐天响,炸的红纸满天飞。
原来是有两个小子举着竹竿,一边燃放鞭炮,一边跑近,笑着恭贺柳金枝开业大吉。
再抬头一看,对街之处,蔡老站在蔡氏饭馆门前对着柳金枝遥遥叉手一拜。
原来这两个小童是蔡老请来,以鞭炮齐鸣祝柳金枝开业大喜。
柳金枝一笑,便也遥遥对着蔡老福身回礼。
正好众人已弯腰拾取了铜子,念在铜钱开街的面上,在柳氏食摊前面排起了长队。
柳金枝跳下台阶,招呼食客:
“您要的炊饼两个,拨鱼儿一碗,承惠十五文!”
“馉饳二两,承恵十文,我替您新鲜现煮,您旁边请好!”
柳金枝闪到一边下锅煮馉饳,柳霄则默契的闪身顶上,继续在摊前招揽生意。
月牙人矮个子小,站起来都没食摊高。眼瞧着帮不上什么忙,急得跟什么似的。
好在目前食客众多,又老有人点些个汤汤水水,柳金枝叫月牙去跑去问蔡老借了两套桌椅,摆在食摊旁边,让客人好坐下来慢慢享用。
月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“侍应生”,专管收盘子、洗盘子、擦桌子。
只是目前食摊上生意火爆,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,给小姑娘忙成了脚不沾地的旋螺。
柳金枝忙碌之余,抽空瞧月牙一眼。
小小的孩子坐在小杌子上埋头洗碗,腰深深弯下去,恨不得把自己也摔进盆里,却来不及休息,因为刚洗完一堆碗,便又有客人吃完,于是赶紧起来收拾桌椅板凳。
柳金枝心中微酸,心里默念:
一定要赚钱!一定要赚钱!
她不愿意月牙过这样的苦日子!
日头渐渐西移,御街人不减少,反而越来越多起来,整条街仿佛复苏了一般,逐渐人声鼎沸。
甚至还可以看见不少着茄紫、绯红、天青等颜色官袍的大人,一个个拉脸怂眉,极其疲惫,面如菜色般从宣德门缓缓走出,仿佛在皇宫中经历了一场饥荒。
有不甚讲究的武将,都顾不得礼数,急急忙冲到一个食摊面前,掏出银子就道:“来三大碗汤饼!”
汤饼就是面。
一口气要三大碗,可见这人要被饿急了眼。
但周围食贩对此见怪不怪,反而打趣着笑道:“卖汤饼的,快些做,当心王将军饿极了晕死在你摊上,到那时可分说不清楚。”
众人一同哄笑。
把个王将军急的大声反驳:“这事儿都过去几年了,你们怎么还笑我?要是叫你们一大清早也饿他个半日,一连饿上十多年,我瞧你们晕不晕。”
众食贩又笑,但都捧了自家兜售的朝食过去请王将军享用,王将军也不与他们生气,一一结过银钱,便埋头大快朵颐。
柳金枝略微疑惑。
当年柳家父母还在时,曾供柳霄念过几年圣贤书,因而柳霄在一旁解释道:“汴京城的高官们都得赶在五更之前去上朝,到辰时方才能散。”
五更是凌晨三点至五点,而辰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。
这么一算,宋朝官员每个人得饿着肚子,在皇宫里头像根棍子一样杵最多六个小时!
这要是遇上些血糖不高的官员,几天下来,不知要在皇宫里晕几回。
难怪这群人出来就一副面如菜色的模样。
都是活生生饿出来的。
不过此时就显出将食摊开在御街上的好处了,除却行人以外,这群官员就是最好的客户。
宋朝重文,每个文臣都有丰厚的俸禄。
所以这群人不仅有权,还很有钱!
柳金枝与柳霄对视一眼。
她清了清嗓子,深吸一口气:“卖朝食咯!卖朝食咯!新鲜上好的馉饳!馄饨!拨鱼儿!现场下,现场煮!”
女儿家的声音又清亮又甜美,像是一汪清冽甘美的山泉泼进来,顿时吸引了不少官员的视线。
一部分稍微年轻些的官员不由调转脚步,笑道:“哪儿来的一个新食摊?咱们且去尝尝。”
近前一看,却见食摊上虽然摆放着的都是些寻常饮食,旁边诸多食客吃的却津津有味,时而还有人赞叹:
“当真美味!”
“柳娘子,再来一碗!”
“我也再要一碗!”
……
官员们颇为稀奇。
当真有这么好吃?莫不是这位年轻娘子为了在汴京城站稳脚跟,刻意请来了几个托儿吧?
几人对视一眼。
其中一位面白的清秀青年笑道:“柳……娘子?那些食客要多加一碗的是什么吃食?”
柳金枝对着几人福身,温声道:“回禀几位大人,是馉饳。”
“有什么馅儿?”
“白菜猪肉馅儿和野山蕈冬笋馅儿。”柳金枝眉眼带笑,清丽姿色晃得人目眩神摇,“不知几位大人喜欢什么馅儿的?”
面对美人洗手作羹汤,饭食好不好吃已经没什么要紧的了。
那青年便笑道:“那就野山蕈冬笋馅儿的,我们这五人一人一碗。”
手腕一翻,拿出一锭一两银子放在摊前。
柳金枝微笑:“是。”
于是利落挑拣了六十个馉饳赶入高汤之中,又请五人在旁边落座。
煮了约莫小一刻钟,几十个馉饳在汤中沉沉浮浮。
一看表皮已经略略发白,就知是熟了。
赶忙用笊篱捞起来,反扣入碗中,再放入葱姜蒜并老抽、酱油等调味,最后浇上一勺浓浓的高汤,热气滚滚冲天,香味儿扑鼻。
等到端上桌时,几人都有些新奇。
“居然这样香。”年轻官员拿起竹箸,“我先来试试。”
夹了一个馉饳咬了一口,眉毛便忍不住一挑。
他人见此,不由笑道:“怎的这幅表情?当真好吃?”
于是纷纷动箸。
没想到这一吃,便停不下来。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