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我妻能扛鼎(科举)》

18. 洪顺启蒙

《我妻能扛鼎(科举)》小说免费阅读

第十八章洪顺启蒙

周浦义听到祖刘氏说到李家大娘子之后,脸噌的一下就红了。

他期期艾艾地对祖刘氏说道:“婶子,我觉得李家大娘子特别好,能把家里管得井井有条,把弟弟妹妹也管得非常好。

若是我能娶到这么好的妻子,把我家里里外外都操持起来的话,那我的日子就好过了。

只是不知道,像我这样的人,李家大娘子能不能看得上?”

祖刘氏笑眯眯地看着他,知道这小子之前肯定见过李家大娘子,说不得早已经对她偷偷动心了。

祖刘氏说道:“不怕,我帮你牵个线,带你和李家大娘子见见,不行,还是带你到你家去,先让他爸爸妈妈看看你。

具体李家要些什么条件,等你们互相看上了之后再现详细谈。”

周浦义于是兴奋得满脸通红,恨不得立马就到别人家去。

只是碍于现在中秋之夜还没过完,不能拔腿便走。

祖三通也趁着这个中秋之夜,与自己的大哥祖大寿以及侄子祖洪才说道:“

大哥,才哥儿。我家小子洪顺现在已经七岁了,该是启蒙的时候了。

虽然海子屯村里也有村学,但是我听说北山县城里的县学更好。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求你们帮个忙。

若是能将我家小子带到北山县学里去启蒙,日后不知道会不会对他更好一些。

也不知道县学的束修大概是多少钱?我们能不能负担得起?”

祖洪才说道:“三叔,这个我熟!

想要去县学上学的蒙童,每年要交三两银子的束脩。

好多人听到这个价格就退却了,不敢把孩子送过去。

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划算的。因为县学里的学生会被县令大人关注,时不时会给优秀的学生一点笔墨纸砚的奖励和补贴。

若是洪顺学得好,能拿到县学的补贴的话,基本上一年的笔墨纸砚都不用自己花钱。

算下来,若是他在海子屯的村学里上学,虽然束脩便宜一些,但笔墨纸砚一分一毫都得自己出钱买,总体加上来一年也得一二两银子。

当然,如果在县学里拿不到补贴的话,确实是会比在村学里贵很多。

但是我觉得还是让他去北山县城上学试试。

现在我也在县学里当夫子,平日里也可以帮你照看着些洪顺,不会有人欺负他。

现学不提供住宿的地方,平日里洪顺就可以住在咱们家里,咱家离县学也不远。

我上课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走过去,我没课的时候他也可以自己去。

县学那边逢十休一,洪顺也可以攒着一起休,那就是一个月休息三天。

休假那三天的时候,三叔和三婶你们可以来城里看望他,或者是等放长假的时候我们送他回村里来,你们也可以见见面。

祖大寿闻言也是点了点头,对自己的三弟祖三通说道:“三弟,你就放心的把洪顺送到我家来吧。

这次中秋过后,我们便带着洪顺一块儿回北山县城里去。

你放心,洪顺是我亲侄儿,我们家人一定会好好待他的。”

祖三通和他媳妇儿听完之后感觉满面红光,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,祖三通感激地说道:“

大哥、大嫂、才哥儿,多谢你们。有你们这些热心帮忙的亲戚真是洪顺的福气。

若是之后他也能在读书上有才哥一半的灵气,我也算知足了。

不求他能考上秀才、举人、当官什么的。只求他能读书识字,懂点儿知识,不要像我一样做个睁眼瞎。

日后洪顺若是能在北山县城谋个工作,无论是在书铺或者是酒肆之内做个账房先生什么的,我也就满足了。”

祖洪才却知道自己这个堂弟祖洪顺日后读书还可以,在江南那个地方考中了童生,只是可惜因为遇到兵灾逃难之后,没有继续能在江南考试。

到了北地之后,他也辗转些年,最终考了个秀才,日子过得比较富足。

虽然祖洪顺没能像前世的自己一样考中举人。,到城里生活,但在乡下也算是个富家翁,过得不错。

于是祖洪才笑着对自己的三叔祖三通说道:“三叔,你别担心。我瞧着洪顺是个机灵的孩子,日后自然也会在读书上有些前途的。

你们老两口的好日子,还在后头呢。”

祖三通和他的媳妇儿笑得见牙不见眼,非常的开心。

第二天,祖刘氏便马不停蹄的到了李家,与李家父母说了说周浦义想和李家大娘子说亲的事情。

李家大娘子现在已经十九岁,再加上人人都知道李家会狠要彩礼,因此很少有媒婆上门来和他家说亲。

李家父母听完祖刘氏介绍后,立马就同意了与周浦义见一面。

虽然李家想要在女儿结婚时多赚一些彩礼,来补贴儿子。但是李家父母毕竟不是那种卖女求荣的人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