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高墙窄院》

第3章 颂

《高墙窄院》小说免费阅读


1965年夏。这一年秦国颂15岁。他是跟着他参加过红军长征的父亲一家人搬到这座大院的。
他们家暂时被安置在这座大院的外院的三间东房里。与高老头住的那间小南房离得很近。这三间东房的原先的住户没有说明原因就搬走了。秦国颂一家人就暂时安置在这三间东房里。
秦国颂的父亲叫秦义辉。秦义辉15岁参加**。跟随着红四方面军参加过红军长征。秦义辉的家境还算是比较殷实,他读过私塾,人也非常的聪明。他从小就立下大志,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。15岁那年(1931年12月)湖北的红四方面军夺取他当时所住的县城后,他们的县改为了红安县。于是他便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。参加红军后,由于他有文化又加上胆大心细,很快就受到提拔。1934年红军长征时,他已经被提拔为营教导员。在长征时多处受伤表现的异常勇敢。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进行的嘉陵江战役时他身负重伤。被一块**的弹片刺伤了脑部神经受损,从此便不能参加一线的工作。由于他有绘画的天赋,便在部队搞宣传工作。解放后,由于他的病情所致,就没有被安排具体的工作,赋闲在家。领导上给予他优厚的生活待遇。
他们一家刚搬来这座大院,人们只知道那个老头是个老红军。看到他衣着简朴,生活朴素。不讲究吃喝,喜欢搞艺术。给人的感觉是有些怪癖的老头。他有二儿二女,大儿子和大女儿在外地工作。三儿子就是我们所说的秦国颂。
秦义辉独自一个人住一间房,房内非常简陋,他自己做饭吃,不与家人们一起吃饭。三间东房,他妻子与小女儿住一间,另一间秦国颂一人住。
秦义辉不去上班,国家每月给他200多块钱的工资。200多元在当时就是个大数字了。一般的普通工人,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十块钱。秦义辉每月拿这么多工资,但生活非常的艰苦朴素。衣食住行能自己动手解决的,坚决不上街去买。身上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,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。夏天依旧有穿草鞋的习惯。他妻子没有工作,每个月他给妻子和孩子们一共50块钱。妻子加上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用,在当时这算是中等水平。秦义辉给自己的规定一个月生活费花销10元。其余剩下的每个月将近200块钱费用全部交党费。
秦义辉一直倡导着自力更生,艰苦朴素的原则。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他自己屋内的桌椅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打造的。年近50岁的他仍然有那么一膀子的力气,并且亲自用木头做框架,亲手打造了一辆自行车。动手力量极强的他用木头做原料,做了一台手摇风扇。当然这台手摇风扇使用起来不是那么便捷,但也基本上实现了半自动化。
秦义辉喜欢读书,在他制作的书架上面罗列了五花八门的书。有哲学,自然科学,文学,艺术等等这方面的图书,还有一些大部头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的著作。这些书他读没读过不太清楚,但他的儿子秦国颂没有少看他的书。秦国颂也就是唯一能够从他那里借出来的人,并且他有规定看完一本还回来再借第2本,每本借阅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。
秦义辉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音乐和绘画。他屋里有小提琴,手风琴,脚踏风琴,他都能像模像样的弹奏出些曲子来。这无疑都给他的简陋的屋子里增添了些神秘色彩。再配上墙上他自己画的油画,这屋子里住的人倒不像是个老红军,更像是一个搞艺术的人。他穿戴随随便便邋里邋遢,性情中还真透得出那么一点艺术家的风范。
秦义辉的这种散乱近似有些疯疯癫癫的生活方式,加上他红军资历的背景,对他日后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。是的,在往后10来年的日子里,他的这些书籍都得到了保存,成为他儿子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秦义辉是老干部,但他不是领导。他喜欢艺术但不关心**。他有上级单位,但他从不去上班。他生活无忧,过着简朴的生活。他随心所欲,没有人敢惹他,也没有人敢管他。他外表随和,见人总是笑呵呵的,人们见到他从来不称他的姓,也不叫他的名,就叫他老红军。这一句他最爱听,他有一个他最喜欢的儿子叫秦国颂。
秦国颂长得英俊漂亮,十五六岁的他个头1米70左右。算不上高大也不显得瘦小。这一年他上初中二年级。他不爱说话,两只大眼睛特别有神,红红的脸颊透出些许羞涩,倒像个大姑娘。他喜欢独自思考,给人的印象一看就是个很有心机的男孩。他学习优秀在班里名列前茅。人缘极好,热爱劳动,热爱同学,并且特别愿意帮助别人。别人对他的需求他更是有求必应。只要你说出来让他去做什么事,他不管能不能做,先沉思一下,然后点点头:“好,咱们试一试。”他做事有一句口头禅:做一项工作,做一件事情,力争达到每一点尽可能的完美。每一点每一个步骤完美了,整体才会完美,绝不能凑合将就。
他心灵手巧,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深思熟虑,先想好方案,然后动手,力争一次成功。尽管他性格有些孤僻,但人们依旧喜欢他。
他家搬来这座大院,院里的人对这个少言寡语的男孩由初识相识到认识,渐渐的人们都喜欢这个男孩。在这座大院里最喜欢这个男孩子是住在里院的黄国英。黄国英大秦国颂六岁。一个在**上班一个还是中学生,他们俩竟然成为性格相投,志趣相合,没有结拜的金兰之好。
秦国颂在学校学习成绩异常优秀。各科的老师都特别喜欢他,尤其是他的班主任教物理的穆老师对他更是爱护有加情有独钟。一次在物理课上,穆老师讲到了牛顿力学的部分章节。秦国颂在课堂上提问万有引力是怎么回事?穆老师微笑的回答,万有引力这一章节你要到高中才能学到,才能知道。现在你才上初二。孩子,这个问题你要想知道,下了课你找我。下了课,他找到了穆老师,低着头胆怯的说道:“高中的物理课,我基本上自学都已经学完了。”
穆老师吃惊的看着他:“真的?你都学完了?”
他点了点头:“我借了高中的课本,自学的。”
“你能看懂?”穆老师有些不相信的问道。
他点了点头:“差不多能看明白,我还读了微积分呢。”
穆老师差点惊掉了下巴。满脸狐疑的说:“那我要考考你,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看过。”
他点了点头,随即问道:“万有引力定律上面说宇宙天体乃至地球上的物质物体,两个以上相互之间就有引力。物体具有的质量在物体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作用便是万有引力。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。物体的质量越大,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。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,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就越大。”
说完他看了看穆老师:“我想问的不是这些,我想问的是它们之间的引力是从哪儿来的呢?大的物体之间的引力靠的是重力。靠物体本身的重量和质量。而那些小的物体呢?比如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物体,它们之间的引力是怎么来的呢?比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。它们之间的引力又是怎么来的呢?”
一连串的疑问过后,他自己又补充道:“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,微生物微观世界照样是存在着引力的。这种引力也和宇宙星空天体上的星球的引力一样吗?”
穆老师瞪圆了眼睛,仔细看了看他。他不敢相信,说出这番话来的人是一个年纪仅十五六岁的孩子。停顿了片刻,穆老师语重心长的对秦国颂说:“秦国颂呀,秦国颂,孩子,我教不了你了。要解释这些,你一定要去上大学!到了大学里才能学得到。还有你问两个物体之间为什么会有引力?当然电磁力是另一回事。”说完穆老师拉着他的胳膊。:“孩子啊,跟我回家去,我借给你一本书,你或许在书里可以得找得到答案。”
穆老师拉着秦国颂回到家里,找了一本书递给他:“你先拿回去看看,有可能看不懂,看不懂也别来问我,因为我也看不懂,真的……”
秦国颂看了一下那书的名字。《相对论》,署名是一个叫爱因斯坦的人。
一天,黄国英与大凤小两口在屋里说话。话题自然就谈到了刚搬来外院的那家的人。大凤对黄国英说:“这阵子院里的人都在谈论新搬来的那家的人,我看你对那个叫秦国颂的学生挺感兴趣的,你们俩相差这么多,在一起谈什么呢?
黄国英说:“这学生懂得很多,我们俩没有什么明确的话题,就是挺愿意跟他在一起说话的。”
大凤又问道:“他爸呢,就是那个老红军。”
黄国英说:“他爸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,也真怪了,他爸就特别喜欢我,我一去他家他就会把我叫到他屋里。他屋里是轻易不会让外人进去的,就连他媳妇儿和他的孩子们也都一样。每次我去找秦国颂,他爸只要是在家就从他那屋里出来,把我叫到他屋里去让我抽烟,听他拉小提琴或者看着他画画。真怪的一个老头。
大凤又说道:“这家的人是挺怪的,有那么点不正常呢。”
黄国英说:“说来也是挺有意思的,我就喜欢不大正常的人……这个世界如此荒诞,我们却如此正常……”
大凤听了黄国英这句无头无脑的话,顿时无以回答。停了片刻,她话中有话的说道:“我们属于正常的人吗?”
黄国英听懂了大凤话里有话的意思。点了点头,自言自语到:“是不太正常,不过我也在想办法让它正常起来。”
大凤接了他的话题说道:“给你想了办法,你又不去,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?”
黄国英有些气恼的对大凤说:“这样的私事怎么好对别人讲?!你一点都不尊重我。对大雅讲了那些事,亏的你还好意思说出口。”
大凤不言语了,这事关一个男人的尊严问题。还是让男人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吧。
大凤忽然觉得错的不是丈夫黄国英,而是自己。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姑娘,温柔柔弱善解人意。随和不与人争辩,忍让默默的承受自己内心的痛楚……
过了一会儿,大凤说道:“哪天方便把秦国颂叫到咱们家来,我也听听你们聊什么?别总上人家家去,你也要请人家来咱们家玩儿啊。”
黄国英点了点头:“好呀,只要你没意见,我就把他叫到咱们家来。在他们家和咱们家都一样嘛。”又接着说道:“不知道人家来不来了,国颂还是一个很害羞的,一说话脸先红,像个丫头。”
大凤笑了,还没有见过这样的腼腆的男孩子呢?看看他看见了我,是不是会紧张的手足无措呀?
这天,黄国英把秦国颂叫到了自己的家。一进家门看见二凤也在,姐儿俩正在说话呢。二凤见姐夫领过来了秦国颂,站起来就要走。黄国英说:“二凤干嘛走啊?呆着吧。你不认识他吗?刚搬来咱院的秦国颂。”
二凤冲秦国颂点了点头,算是打了招呼,笑着说道:“刚搬来的?碰过面没有说过话。”
秦国颂的脸一下就红了,低着头说:“是的,刚搬来的时间不长的。”
二凤笑笑说道:“你们聊吧,我回我妈那屋去,过来看看我姐,没别的事。”
黄国英看看站在旁边发囧的秦国颂,顺着二凤的话说道:“好吧,你过去吧,一会儿过来玩。”
二凤笑着转身跑出了屋去。
大凤忙招呼秦国颂坐下。拿过凉杯给他倒了一杯凉开水。边倒水边说:“新搬来的说说你对这个大院的印象?”
秦国颂看着黄国英说:“印象……第一印象,我感觉到这个大院,嗯,有,有些不对。”
黄国英看了看大凤,又看了看秦国颂,说道:“嗯?你给我们说说哪些不对呀?”
秦国颂不加犹豫的说道:“就凭直觉就感觉到不对。大院中间这道墙,把一个好好的大院截成了两个院子,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盖房子的。”他又接着说道:“还有我听过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说院子里不能种槐树,你看这院子不但种了,还种了两棵,并且还把这中间这个月亮门,这叫二鬼拍门。”
黄国英瞪大眼睛看着他,看着他慢条斯理的说出这番话,这哪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该懂的呀。他把目光移向大凤,大凤对他点了点头,意思就是说,他说的也许有道理。大凤望着跟黄国英说话的秦国颂,问道:“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?”
秦国颂没敢看大凤,仍然看着黄国英说道:“我只听过老人们这样说过,至于里边的道理我也不太懂得。不过你看啊,这个槐字怎么写?左边一个木,右边一个鬼,从字面上看也不吉利啊。”
黄国英略略赞同的点位点头,对大凤说道:“这回你知道我们俩为什么愿意在一起说话了吧?他懂得很多呢,跟他在一起,我这个当大哥的还要向他学知识呢。”
秦国颂急忙拦住黄国英的话,说道:“这哪是什么知识?这就是民间的一种讲究而已。信则有,不信则无嘛。别给人当成封建糟粕就烧高香了。”
大凤接着说道:“现在是新社会。这些所谓的民间传说,咱也不知道有没有道理。不过我也是第一回听说呀,看来你经历的还很多呢?”
秦国颂笑了笑:“这是我前几年跟我妈回老家听老家的老人们说的,并且还告诉我们不要爬那个槐树,会招惹事儿的。我只是听这么说。说句心里话我是从来不相信的,不过确实也是啊,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院里种槐树的。”
大凤望着秦国颂和黄国英:“前两天我听我妈说咱们院里出事了,一开始我没往心里去,今天听他这么一说,我倒觉得有点怕呢。”
黄国英问大凤:“你妈跟你说什么了?”
大凤说:“我妈说她听外院的西屋的那老太太,就是挨着大雅住的挺近的那间屋的那家老太太说,半夜三更的看到过光着屁股的女人在院里走,不知道是谁。一开始她怀疑是大雅,又说不是,因为大雅有阵子没在家,没在院里住。这我知道,大雅回高阳老家了。”
“不会是闹鬼吧?”黄国英将信将疑的说。”
“哪有什么鬼呀?有可能是老太太看花眼了,又没听别人说过,老太太岁数大了,神神叨叨的。”大凤又冲秦国颂说道。“你说是吧?”
秦国颂点点头:“只听过偏僻的农村有闹鬼的事情,城市里还真的没有听说过。反正我觉得咱们这个院子里是有点怪怪的,具体我也说不上什么了,反正我就是这么个感觉。”
大凤问道:“你相信这些迷信吗?”
秦国颂回道:“不相信。不过我挺感兴趣的,觉得挺好玩儿的。”
接着话题一转。黄国英对秦国颂说:“你爸爸那个老头挺有意思的,院里的大人孩子们都喜欢他。”
秦国颂说:“他年轻的时候大脑受过点刺激。平时还好,总是乐呵呵的,有时候到了晚上他就大喊大叫的,不知道是做梦啊还是怎么的?”
“他喊什么?”大凤问道。”
“好像就是跟打仗什么的有关系。老子打死你们!都给你们捅了!我在外屋听的都清清楚楚的。”秦国颂补充道。
黄国英说道:“那些老**受战争年代的影响特别重,脑子里总是忘不了那些,我爸跟大凤他爸到了一起总说这些,尤其是老哥俩在一起喝酒,没别的话题都是这些,听得我们都烦了。”
大凤说道:“不能忘记过去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。我们不都是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的吗?**传统不能丢。”
黄国英又问秦国颂:“你平时除了上课学习,都看些什么书?”
秦国颂说:“课堂上那些书我早都不看了,除了外语,其他的我自学都把高中的课程学完了。”
黄国英吃惊的看着秦国颂:“真的呀?高中的书你都自学完了?”
秦国颂点了点头。
黄国英又问:“那你现在看什么书呢?”
秦国颂回答道:“喜欢哲学和历史,有的时候看小说。这不前两天刚从我们班主任那里借来了一本书,是一个叫爱因斯坦的人写的。相对论。
大凤问道。:“是小说吗?”
秦国颂回答:不是,是科学理论方面的,比较深奥。”
“你看得懂?”黄国英问道。
“不好懂。但是我喜欢看。”
大凤追问道:“哪方面的科学?”
“物理方面的。我才刚看了一点点,还没有看进去。怎么说呢,写这书的这个外国老头挺怪的。他颠覆了我们对物体的运动的固有的看法。牛顿咱们都知道吧?爱因斯坦就是想颠覆牛顿的理论。”他抬起头看了看黄国英和大凤:“我没看太懂,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。等我看懂了再给你们讲这些。”
黄国英说:“你说的这个人我们都没听说过。看来高中的书白念了。”
秦国颂说:“爱因斯坦的理论到大学才能讲的,物理系的才能学到。”说完他抬头看了一下黄国英屋里的座钟:“呀,一下子坐了这么久,我该走了,耽误你们做事了吧!有时间我再过来找你们上你们这儿来玩儿。”
黄国英:“好吧,我们一会儿去大凤她们家那边吃饭,要不你也过去一起吃?”
秦国颂推辞礼让道:“不了不了,改天吧,好吗?”
秦国颂出了门,黄国英对大凤说:“这个秦国颂确实是有点意思吧?其实他爸爸更有意思,懂音乐会画画。对了,他爸爸屋里还有手风琴和小提琴呢。明天我带你去他们家看看,也可以叫上二凤。不知道那老头喜欢不喜欢人多,反正他特别愿意让我去。我找过秦国颂两次,我们在外屋说话,他爸听见了开开门就把我叫到他屋里去。并且对我讲他这个屋里的东西只要喜欢可以随便动。我还试着拉了一下手风琴的,反正我也不会,秦国颂会。
大凤有些兴趣的说道:“行啊,叫上二凤,他爸爸要是不喜欢人多的话,我们就走。”
第二天下起了雨,整整下了一天。到晚上了,还没有要晴天的意思。吃过晚饭,黄国英叫上大凤二凤沿着房檐下面穿过月亮门来到外院秦国颂的家。秦国颂的床上铺了一堆电子元件,他正在给它们分类。看到黄国英他们进来了,赶忙把那些元件挪到床头一边,给他们腾出地方做。大凤二凤坐下了,黄国英站着指着床上的那些元件:
“这些个你也懂的,你也会?”
秦国颂说:“嗯。我想着组装一台高档的收音机呢。全晶体管的。我找了电路图5个管的超外差。这种收音机市面上还不太好买呢,再说了价格也很贵。”
黄国英说:“真不简单呀。我们单位小陈也喜欢这玩意儿,经常给我显摆。他装的是一个管的,就是用耳机子听的那种。”接着又问道:“你这个难度就大多了吧?”
秦国颂点了点头。刚要给他们讲什么是超外差收音机。在里屋的他爸开门出来了。看到了黄国英哈哈笑了起来。拉了他就往屋里走。黄国英跟着他回头向大凤姐俩摆了手,示意她们跟进来。
大凤姐俩随即跟在后面进了秦义辉的屋。
这屋里可真够乱的,大凤第一印象就是这个。二凤好奇的东看西看,两只眼睛都不够使了。
秦义辉显得特别兴奋,忙拿糖果给他们吃。大凤接过糖果没有吃,二凤不管那些剥开就吃。黄国英忙对大凤小声说:“他给了你,你赶紧吃,不然他会不高兴的。”
大凤连忙点头,赶紧剥开糖果吃。
秦义辉开心的乐了,对他们说:“这屋里喜欢什么就玩什么,就跟在自个儿家一样啊。”
二凤笑着说:“大爷,我可以拿你的手风琴吗?”
黄国英对二凤说:“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大爷,叫他老红军就行,可高兴了。”
二凤连忙改口:“老红军,我能不能拉你的手风琴呢?”
“那有啥子不行的?给你。”秦义辉哈哈大笑着,用浓重的家乡口音边说边把手风琴递给了二风。
二凤不会拉手风琴,她就是看着新鲜摆弄摆弄。秦义辉用手指了指黄国英又指了指门外。给他示意道:“把外边那个叫进来。他会。”黄国英打开门,冲着外间的秦国颂说:“叫你呢!”
秦国颂进了屋。黄国英对他说:“你给我们展示一下。你爸说你会。”
秦国颂有些腼腆的说:“只会那么一点儿。”
他接过二凤手中的手风琴背在肩上。左手有力地拉动了一下琴箱,右手在键盘上给了几个和弦。琴嗡的一下响了起来。他又弹了一串音阶。想了想冲着大凤说:“拉个什么曲子?”
大凤笑着说:“我哪懂?挑着你最拿手的让我们欣赏。”
“我试试……试试拉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吧。”秦国颂有些谨慎的说着,随即拉响了琴。
琴声从琴箱里缓缓飘出……
大凤小声的跟着琴声哼唱起来。随着琴声的悠扬,二凤也加入了演唱的节奏。尽管他们俩唱的声音都很小,但是甜美的声音立刻给这间屋子里带来了生机。人们的脸庞都泛着红光。屋里的气氛和谐温馨,美丽。
秦义辉乐呵呵的拿起画笔,停了一下,又把画笔放下了。从书架子上取一下照相机。打开镜头,咔嚓咔嚓的照起来。他这台照相机还真不错,竟然还带闪光灯!
大凤唱着唱着声音慢慢的小了起来,她低下了头,忽然想起了大雅,想起来会拉小提琴的大雅。
秦义辉拍了几张照片,放下相机,眯着眼睛看着二凤唱歌。他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……
当二凤唱到:“冬天的风雪像狼一样的嚎叫,妈妈……”
秦义辉的脸慢慢的沉了下来。忽然他用拳猛的一下砸在了桌子上,愤怒的喊道:“地主剥削穷人。穷人不**,能行吗?!”……秦国颂忙把手风琴从肩上摘下来,对黄国英示意道:“咱们走吧。这老头……”
四个人缓缓的走出秦义辉的屋。
外面仍在下着雨。秦国颂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回头望了望屋内小声的说了一句:“他又想起了过去。想起了穷人……尽管我们家那时不是很穷。但……”
黄国英问道:“他经常这样吗?”
“不。很少……”秦国颂说道。
二凤歪了头问秦国颂说:“他没有给你讲过关于过去战争年代的事情?”
秦国颂说:“没有,他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这些。”
二凤说:“我倒是很想听听呢,**战争时期的故事,多么好的素材啊。”
“对呀,你不是在学校里的文艺委员吗?你可以采访他写些故事发表在校刊上啊。”大凤对二凤说道。
秦国颂说:“你确实可以试试。不过……你试试吧。”
二凤点点头:“嗯,我一定要试试。”
流年,时代的一粒,灰光阴的一点尘;落在个人身上,就是一座山。
二凤想着要采访秦义辉,想着要探究老人隐藏着的生活中生命里的神秘故事。她认为他一定有过轰轰烈烈的光荣的**经历。那些经历正是需要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去懂得的去学习的。把它写出来,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那一段艰难的岁月,让我们年轻人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。她抱着这个幻想与冲动,再一次走进了秦义辉的家门。
秦国颂没在家,他和黄国英一起去了离他家不远的一家电料行。他要组装的收音机里有一个元器件买不到,黄国英要帮他去买,并且告诉他电料行如果没有的话,他还有一个朋友在无线电厂上班,看看朋友能不能帮他搞到。
二凤刚踏进秦义辉家的外屋门口,就听见里屋的秦义辉愤怒的吼着。
“你们给我滚蛋!走走走!滚吧!”这是秦义辉的声音。
二凤只见两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边**边解释的退到秦义辉里屋的门口。被秦义辉咄咄逼人的气势撵到外屋。秦义辉手里拿着一根通火炉子的通条,嘴里大声的吼道:“让老子摁手印儿?老子当年让白匪抓到都没有给他们按过手印!现在你们又让我摁手印?!给我滚!”
两位中年人急赤白咧的一边解释一边**:“这不是一回事儿,老人家。组织上让我们了解一下您的过去,写稿子登报是要宣传您的。让你签个名按个手印,这也是我们要走的必要的程序。你骂我们让我们滚,这是哪儿跟哪儿啊?”
两个中年人满脸无奈的对秦义辉解释,秦义辉不听他们的解释,用手中的铁通条指着他们说:“老子就是不按手印,滚!”
两位来访者苦笑着摇了摇头,看见站在外屋刚进来的二凤,以为二凤是秦义辉家的人,就对二凤诉苦道:“我们是休干所的,上级给了我们任务,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这老爷子的一篇报道,来的时候,我们明明说好了原因,他表现的特别好,当我们把稿子写完了让他在上面签字摁手印的时候。他……他突然就发火了,弄得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?”
二凤看了看站在里屋门口的秦义辉。又看了看外屋这两位客人。笑着说:“他让你们走,你们就走吧,你们没看到吗?他是真的生气了呢。”
两位来访者还在解释:“他为什么要生我们的气呢?我们这样要求不都是很正常的吗?”
二凤又说道:“你们先走吧,我一会儿给他说说,问问什么原因,好吗?”
两个人只能怏怏而走。二凤把他们送出外屋:“辛苦了二位,慢走!”
二凤转身又回了屋,看到秦义辉已经把屋里屋的门关上。兀自站在屋中,想着刚才看到的情景,禁不住噗嗤一声乐了,这老头真怪,这都哪儿跟哪儿啊?跟白匪没摁过手印,跟他们也不能摁……转念又一想,这摁手印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啊?
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二凤这个小姑娘可不同其他的女孩子。按说像今天这样的局面,她应当知趣地退出门外,回家便是。二凤可不一样,明知艰难偏向前,她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家子。
黄国英和秦国颂去了那家电料行,这里仍然没有秦国颂要的那种元器件。黄国英又带他去了无线电厂找他的那位朋友,朋友出差去了。于是两人边向回家的路上走着边谈天说地。快走到家的时候黄国英对秦国颂说:“天还不太晚,咱们再去其他的电料行转转。”秦国颂点头答应。
黄国英和秦国颂两个人平时都不大爱说话,尤其是不愿意和生人交谈。都是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。表面上看起来城府较深,其实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,就是办事不爱张扬,并且非常的稳重。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想好了才去做,做就做到极致,认真追求尽可能的完美,哪怕是一点瑕疵都不能忍受。尤其是秦国颂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他都要仔细的思考并制定这件事情的方案。方案成熟了才动手去做,极其严格的要求自己,不求最好,只求更好。所以经过他的手制作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的漂亮,几乎臻于完美,旁人看了没有一个不夸奖的。
有时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,两个不爱说话的人到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,他们两个男人之间像极了大凤和大雅。自从大雅走了以后,大凤好几天都神不守舍,像丢了魂,像是恋人般的分离。
黄国英和秦国颂两个人在街上边走边聊。黄国英搂着秦国颂的肩膀,像搂着一个小弟弟,侧着脸低着头呵护着安慰到:“咱们今天多走几家电料行,我就不信买不到。”
秦国颂:“市里好几家电料行我都去过,都说没有,我正琢磨呢,如果实在买不到的话,我就自己动手做一个。”
黄国英说:“你能做?”
秦国颂点了点头:“我觉得行,把两个单联合成一个双联应该没问题,就是费用高了些。”
黄国英问道:“那要需要多少钱?”
秦国颂说:“两块多呢,如果能买到现成的双联可变电容器一块五就行。”
黄国英拍了拍他的肩:“兄弟,你做吧!钱是小事,哥给你!”
秦国颂看了看黄国英:“行。等收音机做好了先放到你那里听,算是回报。”
黄国英哈哈大笑起来:“行啊,当心我听上瘾了,不还你了!”
秦国颂也笑了:“那我就攒钱再装一个。”接着他又说到:“那咱俩还瞎转什么,买两个单连回去就行,你带着钱了吗?我带的不够。”
黄国英说:“带着呢,就知道你带的钱少。”接着又说道:“没事儿,我愿意跟你逛街,跟你在一起我觉得特别有意思,咱们再多转会儿,万一能碰到呢!”
秦国颂点了点头:“我真没想到能碰到你这么个知己,这么个懂我心思的大哥,我也不会说客套话,看我的行动吧!”
黄国英搂紧了秦国颂,点了点头。
二凤在秦义辉的外屋站了片刻,望着里屋那紧紧关闭了的门,缓缓的走近。抬起的手臂刚要敲门,侧耳听了一下屋里的动静,轻轻的敲了两下门,屋里没有回音,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鼓了鼓气,又敲了几下门,随着屋里的响动,门开了。
秦义辉露出了半张脸,见是二凤,微微笑了一下,示意二凤进去。
二凤进了屋笑着说道:“我今天没什么事儿,过来看看你,欢迎我来吗?”
秦义辉笑笑说:“欢迎啊,啥子个不欢迎?你坐嘛。”
边说边拿了糖果递给二凤。
二凤接过糖果剥了一块放进嘴里:“真好吃,甜。”她没有坐,站着又环顾了一下秦义辉屋里的四周。秦义辉的屋里墙壁上挂的大都是他自己画的油画,这些画大都是**题材的红军长征时期的一些人物画,还有几张风景画,色调都比较浓重,画面大都是比较灰暗,凝重。有几幅大场面的画,其中一幅画画着黑压压的云,一行灰色的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,人很小,像是一些影子。唯独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扛了一面红旗,那鲜红的颜色给这幅画带来了一种视觉冲击。这红色的一点画龙点睛般的使整个灰色的暗调有了生机。就如同注入了生命的血液一样,给人带来了希望。那是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生命之光。二凤欣赏着这幅画,嘴里发出赞叹声。坐在旁边的秦义辉看着二凤欣赏他的画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紧挨着这幅画的旁边挂的是一张宣传海报,这是1964年歌剧《江姐》的演出海报。二凤指着那海报问秦义辉:
“这歌剧你看过?”
秦义辉点点头:“看过,省里组织老干部去北京看的,这张海报就是我去看歌剧的时候给他们要的。”
“好看吗?”二凤转了头去问他。
秦义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,好似有泪花在闪动。
“好看!好看!太好看了。”说着他站起来:“哪天我画一张江姐的画给你看。”
二凤差点蹦起来拍着手叫道:“太好了,期待您的大作成功!”接着又连珠炮的问道:“您找到模特了吗?你想照着谁画呀?你看我行吗?我长得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