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没关系,我会发疯》

20. 第20章

《没关系,我会发疯》小说免费阅读

#大佬不语,只是一味地升职

“罗芝是谁?这名儿有点耳熟……”有人低声询问。

另一个声音低低插进来:“好像是资管部的……哎我知道了!她不就是昨天被爆裸照的那个实习生吗?!”

“嘘!可闭嘴吧你!”身边人赶紧捅了他一下,压低声音:“全场维德就点名问她的想法,这时候时候你还敢乱说话?”

“啊,她是维德罩着的吗,啊啊啊我不说话了我乖巧……”

年轻的分析师们忙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,坐在前排的几位高级分析师则眉头微皱,目光悄然扫向会议室那一角,眼神中透出几分打量与揣测。

罗芝在角落,缩了缩肩膀,怯怯地站起来。

其实她在资管部算老人了,三年里,经理换过一轮,分析师来回调动,连绮芸都比她晚来大半年,但她资历虽老,抬头还是实习分析师,职位低,话语权微薄,平时不过是做些整理数据和维护模型的基础工作,可偏偏在这个攸关预算与资源重组的关键时刻,维德却单独点了她。

这不寻常。

维德是谁?出了名的精明高效,讲话从不拐弯抹角,眼里不揉沙子,也容不得别人浪费时间。他若点名,就意味着他看中了什么,并且真的有所期待。

“可是一个VP能期待实习生什么?未免太荒唐了……”

罗芝愣在原地,也有同样的感觉。

像上次开季度大会时一样,她被扔进舞台中央,脑中却一片空白,她也没想到维德会特意问她,谁会在意她的想法啊?

她有些困窘,心中却又不可遏制地生出一丝莫名的雀跃,可能这就是受重视的滋味,她也终于第一次尝到了甜头。

她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她能想到什么好点子?她既没带过资方项目,也不懂得争取预算的套路,更不会往“创新”这种词上扯关系,她只是个把图表和报表对来对去的人,能想到的诉求,是最朴实的需求。

死脑快想啊啊啊。

维德到底什么意思啊,他们都多久没共事过了?上次跟他说话,还是他开会间隙路过资管组顺手指点了她几行代码……指点了……几行代码……

代码!

罗芝福至心灵,突然大声开口:“我们可以搭建一个跨部门的统一数据平台!”

众人:???

维德眼神专注,面无表情:“为什么你觉得需要这样的系统?”

灵感像电光火石般划破混沌,罗芝抬头看向维德,心跳如擂,声音有些发颤:“因为……因为这个月数据改动频繁,变量更新不同步,邮件来回反复,有时候一个字段改了名字就找不到了,信息在传递中被拆解、遗漏,重复劳动太多……而且,而且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了。”

维德皱眉:“那为什么不直接在邮件里,把所有变量写清楚?”

罗芝嘴角抽了抽。

——因为就算你写了,对方也可以“没看到”,甚至“看错了”。每一次来回都像打一场无意义的消耗战。

罗芝欲哭无泪。

可数据组组长赵姐就坐在对面,上次跟邓肯对峙,她还热心提醒过罗芝,帮她避免了一次大错,此时罗芝就不能再去揭露赵姐底下的组员不干人事,让她难堪。

她只好另辟蹊径,好在之前GPT教会了她扯淡,于是她将声音平稳下来,慢慢地边想边说:“刚刚的那些提议都是从头部利益驱动,或者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,但从底层角度看,无论是风控模型还是资产配置,任何新项目的建立都依赖一个前提——数据要对。”

“现在的情况是,每一个新项目都要重新申请权限、重新拉数据,生成临时版本,每一次修订又会引发新的不兼容。数据版本堆叠,耦合度高,资源浪费严重。”

绮芸看了一眼赵姐,蹙眉对罗芝低声说:“每个版本都针对特定业务需求,不是冗余,是必要的差异化。”

“我不是质疑数据组的专业性。”罗芝迅速补充:“但不同部门口径标准不一,一旦源数据出现问题,不同的报告就会在细节上撞车,大家的工作流是割裂的,发现问题后只能事后回溯,效率和成本就都变成了问题。”

维德挑着眉毛没有接话,但也不出声阻止。

罗芝于是硬着头皮说下去:“我是想,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壁垒打破,建立一个基础统一的数据库,各部门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型,接口透明、逻辑一致,那么所有团队都能基于相同的数据库进行分析,这样会大大提高项目效率,也能保证各类报告的准确度。”

她也就能编到这个份儿上了,听着有些笨拙,但真正想说的也都说出来了,因此长舒了一口气。

……还有很多大词比如“数据结构标准化”、“减少沟通成本和信息偏差”之类,她还没记住,下次再跟GPT学吧——如果还有下次的话。

她整个人如释重负,又警觉地挺直了背,眼神飘忽地坐回去,重新藏进人群中。

会议室里静了几秒。

有人皱眉,有人沉思,维德低头在纸上写了几笔,轻轻点着桌面,似乎在计算这个系统的成本和收益。

赵姐率先开口,有些难以置信:“你是说要把所有部门的数据都打通,让所有人都基于同一个平台分析?”

会议室里掀起一丝微妙的波动,谭刚沉浸在思考里,自言自语道:“…要是真能做到,咱们的投资分析、回报测算、风险评估,确实都能搭建在统一的数据基础上。那样每次做报告都可以省下大把时间。”

一时间,几个项目经理也隐隐点头,像是突然想起了自己曾在数据口径不一致时吃过的亏。

但赵姐却皱起了眉:“牵扯的团队太多了。各部门的数据架构五花八门,接口都不是一个格式,兼容都兼容不了。真要统一……迁移成本会非常高,何况——”

她说到这里,顿了一下,没有继续往下说。但会场里一阵沉默,大家心照不宣。

——何况这个项目看起来宏伟,但短期内无法带来利润,做得好是基础建设,做不好是劳民伤财,未来到底能提升多少效率,谁也说不清楚。

这种长线又抽象的想法,实在太过理想主义,更关键的是,到时候维德在不在风管部都不一定,真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,公司里的人早已换了几茬,是谁的功劳谁的黑锅,都难说。

维德的目光落在罗芝身上,依旧在质疑:“这个系统除了统一数据进度,还能干嘛?”

他停顿一下,语气加重:“光是搭建底座的预算就够我立起四个短期项目了,你认为要怎么做才能让这笔钱花得值得?”

罗芝的脑袋嗡的一声,她完全没想过这种问题。

“我……我不知道。”罗芝喃喃,低下了头,是不是她又说错话了?

维德不耐烦地敲敲桌子,毫不留情地斥道:“不知道,就去查——把预算的细节和列表都查明白,你不是要搞数据吗,那就出一份调研报告,把数据整理给我看!”

“用你自己的办法,告诉我它值不值得做。”

罗芝像是被猛然惊醒,慌乱地点头:“哦、哦,好……好的!”

她低头去翻笔记,指尖发抖,脑中一片混乱,所以也没发现,众人的眼神已经全变了。

会议结束,维德率先离开,众人陆续起身,交头接耳间有意无意地望向罗芝。

那些眼神从最初的奚落轻视变成严肃揣测,现在竟有了几分敬畏,罗芝感觉背后有无数视线粘附,复杂得难以招架,只能悻悻地等着,等到最后再走。

主打一个惹不起但是躲得起,你要是敢一直惹,那我就敢一直躲。

琦芸却站在门口,唇角带笑,破天荒地等着她,要跟她一起走。

她今天穿的是一套浅驼色针织裙,搭配窄腰西装外套,细细的金属扣将她的身形衬得纤细又挺拔,脖子上戴了一圈极细的珍珠,头发挽得松松却一丝不乱,整身搭配都是温柔又精致,连香水味都甜的刚刚好。

她倚在门口看罗芝,笑容带着某种藏不住的意味:“芝,人家都在谈项目、抢预算,你却想着给整个公司搭建数据底座……你真特别。”

罗芝:。

实习三年,罗芝每天都在看琦芸笑,但每个笑容背后的意义各有不同,有时候是“你好单纯,单纯得像个单细胞生物”,有时候是“你的想法好天真,天真得像在放屁”。

今天她这个笑,按照罗芝的解读,意思应该是“你的格局真大,大得几乎愚蠢。”

罗芝摊手,语气坦诚:“可我今年确实一直都在干这些活儿。”

何止今年,自从进入摩美以来,她都洗了三年数据了,突然要她想新点子,她也只能想到数据上来。

绮芸慢悠悠地品评:“我是觉得吧,这种时候在谈新项目,你就别老揪着基础数据不放……你不是金融出身的吗?”

“呃,不是。我研究生的时候转了专业。”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